個展

超越媒材上的限制 揉合現場性的光影幻化 白石畫廊展出「奇胡利」之作

玻璃的運用在人類的文明當中,已有千年以來的歷史進程,它首先約於西元前3500多年左右起源於敘利亞,接著約莫於西元前1500年之時,持續於兩河流域與埃及發展。到了西元5世紀左右,羅馬帝國出現了吹製玻璃。9世紀的伊斯蘭國家,在工藝上加入了彩繪等。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8/18

有機而抽象的凝聚力──里奧.維拉里爾的光影裝置

縱觀近年的藝術發展,已成名的光影裝置藝術家不計其數,比如日本藝術家團體Team Lab、瑞典藝術家奧利佛.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等。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8/11

點燃視覺真實的心火—藝術家楊勛台灣首個展

觀看楊勛作品時,強烈給觀者像是攝影作品的既定印象,但攝影與繪畫兩者之間的關係始終與藝術家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7/26

表達現代人真誠的情感 捕捉城市生活中的瞬息萬刻 專訪日本藝術家吳本俊松

吳本俊松說道:「我的雕塑融合了繪畫的觀念與手法,目的在於擺脫傳統雕塑中較為沉重、陽剛的視覺呈現,同時展現每件作品獨一無二的『性格』,揭露現代城市人們心中的激昂與想法。」這個特殊的創作理念造就了他在雕塑、繪畫的技法與媒材的搭配上別具一格,使得作品兼具時下當代感的樣貌及風潮。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6/20

畫布上的神遊旅行 黨若洪關美館個展小記

黨若洪於關渡美術館的個展「帽子•馬靴•條紋褲—旅行 三件」在空間陳列上並不宏大,以近年的精選作品彼此對位,帽子、馬靴、條紋褲不僅是畫作裡反覆出現的符碼,也是他創作與生活態度的反映。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6/12

東方思維的純藝術 黃圻文體現的台灣生命能量

黃圻文對於台灣文學、詩性、音樂性皆有長期的研究,並展現於自己的作品內容當中。舉例來說,作品《春之頌》的顏料使用了紅、綠、藍、黃等,目的是在表現台灣在地文化的豐富性,並連結到傳統用語當中的紅配綠較為俗豔的概念。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