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簽名大小決定藝術家身價?有自信成就越高

「自信」能讓人堅持理想、勇於挑戰困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教授Yi Zhou認為,藝術家的成就也與他的自信心有關,當藝術家對自己越有自信,參加展覽次數就越多,作品價格也會隨時間升高。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17

在紐約看《吶喊》 感受孟克的憂鬱與絕望

一個人臉部扭曲,摀住雙耳,張開嘴用力嘶吼,在血紅色的天空、暗潮洶湧的河流旁,顯得更加狂亂與苦悶,這是挪威藝術家孟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吶喊》(The Scream)。今年,紐約新藝廊(Neue Galerie)也展出這幅名畫,讓人們感受孟克的憂鬱與孤獨。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16

無懼恐攻 布魯塞爾國立藝術中心重新開放

3月22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恐怖攻擊事件,當地機場與地鐵站遭到炸毀,隨後政府下令暫時關閉美術館、圖書館、學校等機構,目前已造成35人死亡、超過300人受傷。但23日,布魯塞爾國立藝術中心(Centre for Fine Arts Brussels)率先宣布開放,希望人們能盡早回到日常生活,從恐懼與悲傷中復原。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05

巨型兔子佔領草地 訴說澳洲生態危機

兔子的外形惹人憐愛,但對澳洲人來說,野兔會佔據其他動物的巢穴、啃食大量草木,是當地生態的夢靨。澳洲藝術家帕瑞爾(Amanda Parer)創作五隻白兔的裝置《侵入》(Intrude),刻意將兔子的外型放大,訴說野兔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劇烈。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04

探索「我是誰」 透納獎2007年得主英國開展

人的內心常發生衝突,是因為被各種欲望誘惑,卻又希望自己的行為能符合社會價值。英國藝術家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以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本我」(id)、「超我」(superego)的理論為靈感,分別創作兩個系列藝術品,讓人能重新檢視自我與社會角色。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6/04/03

#GucciGram續篇大玩東方文化 Gucci邀亞裔藝術家解構「天」系列印花

渾身滿溢著濃濃文青氣息的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總是不吝在設計中透露出自己對文化、創意的熱愛,對東方文化的執著更是能從幾次的服裝作品中一探究竟,無論是型態如龍的蛇、彷彿遠古神話中的植物圖騰、象徵帝王威權的老虎等,都曾以極為復古浪漫的樣貌,出現在他的設計之中;此次,他更以「天」(Tian)作為#GucciGram概念主題,邀請多位亞裔藝術家一起賦予「天」系列印花嶄新生命。
By BeautiMode  |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