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藝術,為歷史見證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2017年,藝術界注目的除了威尼斯雙年展,還有另一個當代藝術指標性國際藝術展,五年難得一遇的德國文件第14屆展覽,這次除了在卡塞爾這個地點展出之外,同時也在希臘雅典進行,文件展首次跨出德國,以兩個城市合辦的方式展出,此次以「以雅典為鑒」(Learning from Athens)為主題,希望藉由策展地點的延伸,鼓勵當代藝術中強調的多元文化以及多重觀點的可能,並且探討由希臘萌芽的西方政治文明,以及被歐洲邊緣化的雅典現況,藉此反省檢視過去的理想模式,而且展望未來。本文將介紹今年在卡塞爾展出的8個重要作品。

緣起

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腐朽和糜爛」為由,大量的打壓藝術。希特勒本人雖是崇尚藝術並曾矢志當畫家,但對抽象藝術的排斥和厭惡,甚至用政治手段打壓現代藝術,當時查封了許多當時野獸派、立體派、表現主義的作品。在大戰後為了重建藝術的價值與意義,尤其是讓當時被納粹排斥的新潮藝術有機會展出,大學教授阿諾德.博德(Arnold Bode)跟他的朋友們發起了文件展(Documenta),創立於1955年的重要藝術展,之後每5年在卡薩爾,這個位於德國中部的城市,由策展團隊審慎規劃的舉辦。

卡塞爾跟雅典一樣,是個移民城市,這個城市曾經製造大量的德國軍事武器,在二次大戰時經過砲火的轟炸,幾乎被夷為平地,在戰後為了振興經濟,大量來自於土耳其、非洲、以及東歐的廉價勞工,來此定居,而現在來自於中歐的難民湧入,造成了這個城市依種族與經濟能力明顯分區居住的現況。

為藝術賭上生命 《攻佔羅浮宮》還原羅浮宮館長鬥法希特勒的歷史真相

本屆展覽的主題

這次文件展的部分作品聚焦於德國納粹時期的暴行或者政治相關議題,對於殖民主義的議題著墨很深。有幾位參展的藝術家本身就具備了被迫遷徙、離鄉飄蕩的移民背景。在二次大戰期間納粹非法奪取的藝術收藏,一直是藝術界關注的焦點,本展的藝術家從各自不同向度,在這場浩劫悲劇之後,重現歷史。大多作品冷靜表達,卻有深刻感人的力道。

為陌生人難民的紀念碑

此次的策展人史齊莫齊克(Adam Szymczyk)關注卡塞爾的經濟社會現況,特意在這個城市的購物廣場Konigsplatz放置了一個由奈吉利亞出生的藝術家歐奎博(Olu Oguibe)創作的巨型雕塑,52英呎高的水泥做成的紀念碑,作品名稱是《為陌生人難民的紀念碑》(Das Fremdlinge und Flüchtlinge Monument)),上面以四國語言:阿拉伯文、英文、德文、土耳其文,刻寫著基督教新約全書中的一句話:

「我是一個陌生人,而你收留了我。(I was a stranger and you took me in.)」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1.jpg
藝術家歐奎博(Olu Oguibe)作品《為陌生人難民的紀念碑》© Roman Maerz

當我們正在呼氣的影像

希瓦.K(Hiwa K.)原本是伊拉克的移民,目前定居於柏林,在伊拉克他原本擅長的是寫實繪畫的表現,但逐漸探索以音樂、劇場、文學、加上視覺圖像進行藝術表現的可能性。他的作品雕塑裝置《單房公寓》(One Room Apartment),在雅典的展場展出,置放在美術館一樓的空地上,以水泥為材料而搭蓋起來的雕塑裝置,表現出孤單困頓的移民生活。

另一個作品是在卡塞爾展出的《當我們正在呼氣的影像》(When We were Exhaling Images),以多個陶土與鋼鐵做成的管子堆疊而成,在管子裡放置了許多個人的物品,像是燈與書本,簡陋的床,移民擁有物的複製品等等,顯現出移民生活的艱難處境,這些作品都反應了他從伊拉克逃難到歐洲的親身經驗。希瓦.K是社會現實主義者,但是他藝術創作的目的不在於精準的重現現實,而在於為現實帶來轉換、創造,希望賦予現實新的可能。

美術館撤畫 讓觀眾體驗「沒有移民的一週」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2.jpg
希瓦.K(Hiwa K.)作品《當我們正在呼氣的影像》© Mathias Voelzke

從猶太人處非法獲得的書籍

對於被納粹竊奪的文化藝術資產,人們以文學、藝術、電影音樂各種方式一再重複控訴,並且至今沒有放棄尋找遺件。法國藝術家埃希霍恩(Maria Eichhorn)的跨領域作品羅斯瓦蘭研究中心(Rose Valland Institute)投入大量的時間調查納粹在法國期間所強行掠奪的猶太人擁有的藝術品、圖書館文物、房地產、以及商業經營的項目清單,在展場展出的是目前歸屬於柏林中央圖書館的物件,計劃從考察失物的軌跡找到應有的歸屬,她稱這些沒有被歸還的物件是文件孤兒。展區的部分空間另外規劃了圖書室及閱讀室,在這裡可以看到被屠殺、逃亡的猶太人家庭流亡蹤跡、最後定居或死亡的處所,還有物件是否被歸還的明確記錄。埃希霍恩希望經過這個計劃的執行,為這些被奪取的藝術作品或文件找到最初的主人,並且呼籲政府與群眾重視恢復及歸還納粹搶奪的藝術品案件。

被納粹搶的畢沙羅 美國歸還法國原藏家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3.jpg
埃希霍恩(Maria Eichhorn)作品《從猶太人處非法獲得的書籍》© VG-Bildkunst Bonn © Mathias Voelzke

影子

藝術家嘉林多(Regina José Galindo)的錄像作品《影子》(The Shadow),透過錄像,藝術家不停的奔跑著,身後緊跟著她的是一臺新型德國製造的坦克車,坦克車用穩定的速度跟隨著,她的身後,就是對準她的坦克車發射槍口,她跑過的地域場景與某些戰爭相關電影的場景做了連結。在歷史中有很多的事件都是試圖以坦克車鎮壓人民的反抗,這個作品是特別針對卡塞爾矛盾的歷史而創作的,卡塞爾在二次大戰期間,是德國製造坦克車的基地,在這個基地工作的勞工大多是附近集中營區裡的難民,在1943年卡塞爾被炸彈幾乎夷為平地,有一萬人死亡,而今天,德國仍然是全世界前五大軍火機械製造國家。錄像中藝術家弱小的身軀,艱苦的奔跑著,試圖逃脫尾隨她身後棄而不捨的坦克車,這是堅固武器與脆弱人體的對照。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4.jpg
嘉林多(Regina José Galindo)作品《影子》© Daniel Wimmer

呼吸運動

出生於羅馬尼亞,定居於柏林的藝術家科諾爾(Daniel Knorr)的作品,新裝置藝術《呼氣運動》(Expiration Movement)在雅典展區以及在卡塞爾展區開幕時,都獲得了高度的關注。卡塞爾的弗裡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的煙囪裡,有濃煙冒出,遠看時像是建築物著火了。科諾爾解釋「這是一個釋放的時刻」,他希望以這些濃煙隱喻納粹焚燒書本的行為,以及集中營裡的火葬場。但是同時也代表了羅馬教庭選出的新教宗,「煙也象徵了自由」,科諾爾的裝置藝術蘊含著多層次的解讀與詮釋。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5.jpg
科諾爾(Daniel Knorr)作品《呼氣運動》© Bernd Borchardt

書之帕特農神廟

大型的裝置藝術《書之帕特農神廟》(The Parthenon of Books),由阿根廷藝術家米努欣(Marta Minujin)創作,在 1983 年,阿根廷軍事獨裁者倒台不久之後,她收集了獨裁統治期間的許多禁書,以鋼鐵、鐵絲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築起了模仿帕特農神殿的裝置藝術。將近三十年之後,這次特意挑選在1933年納粹焚燒大量猶太籍作家的廣場上,再次以帕特農神殿的建築結構,呈現近十萬本過去或現在的禁書,對於為什麼選擇以帕特農神殿的建築意向呈現,她解釋因為這神殿象徵了「民主發源地對於美學與政治理想的追尋」,希望以這樣的裝置手法呼籲反抗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引起國際間對文字審查制度更高度的重視。

我們不會被噤聲!紐約時裝週高舉革命大旗 政治意涵成為伸展台上最新潮流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6.jpg
米努欣(Marta Minujin)作品《書之帕特農神廟》© Roman Maerz

專家起義

此次的部分展出作品中聚焦於殖民主義的相關議題,在馬里出生,在法國成長,目前居住於法國的藝術家弗法那(Aboubakar Fofana)從事書法書寫和平面設計師工作。他的作品探討古老文化的傳承如何承受殖民主義的威脅與破壞。靛藍色染布的手工技術源自於非洲西部,但因為大量商業化的運作,這技術已經被遺忘,因為兒時的記憶,弗法那花了多年的時間在馬裡、幾內亞、象牙海岸、日本等國家鑽研這古老的染布技術,並且以天然的靛藍染料植物製作。源自於他非洲的背景,他相信世間萬物是有靈魂的,而且大自然是神聖的,人類應該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此次的作品《專家(起義)》(Fundi(Uprising))在明亮的展場空間裡佈置著天然的靛藍染料植物,提醒人們自然世界的美好和諧。同時從天花板懸吊著他以傳統手工技術染製的靛藍色布料與衣服。這個作品呈現了多年的苦心研究、幾個世紀的古老傳統、還有對未來的期待。

高失業、手工藝失傳、實體通路轉型、動物權益…這些問題Hermès行政主席Axel Dumas一次解答給你聽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7.jpg
弗法那(Aboubakar Fofana)作品《專家(起義)》© Roman Maerz

海底王國

藝術家狄克(Beau Dick)Kwakwaka"wakw族原住民,他的作品通常呈現他的原著民族傳承中宇宙論的超自然神怪角色,女性角色大多是Dzunuk’wa,叢林中的女性野人,以及Bakwas 叢林中的男性野人。男性野人會以昆蟲誘惑靈魂,再偷走他們,而女性野人會把不聽話的孩子放在籃子裡,再找機會吃掉他們。對他來說,他製作的面具帶有靈魂,他並不願意以當代藝術商業化的方式對待他的作品,曾經他將自己的雕刻作品從畫廊取下,帶回自己的族群經過一個燒毀的儀式,這個銷毀的過程,代表了另一個新生,所以必須雕刻出新的面具,讓這些靈魂重生。他曾經帶領三千名群眾進行安靜的抗議活動,將銅製品擊破,在他的文化中代表的是羞辱敵手的儀式,他以這個儀式抗議殖民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對他的族群所帶來的傷害。

勇於面對 泰特美術館談英國殖民史400年

德國第十四屆文件展_:藝術,為歷史見證8.jpg
狄克(Beau Dick)《海底王國》系列作品 © Roman Maerz

此次的德國文件展以藝術作為歷史的見證,藝術成為了檢視西方文明帶來的可能貢獻與災難的管道,面對參展作品時,看到的不是賞心悅目的參展物件,而是一個又一個值得觀看者深度反思的議題,雖然展區分散,而且大多數參展作品並非當代藝術界享有盛名的藝術家所創作,但是此次的德國文件展挑戰了我們對藝術的理解,此次的策展思維提醒了觀看者對於人類過去的歷史,尤其是歐洲的團結與分裂、移民、負債等種種複雜問題,以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提出了多元的觀點與見證。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