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設計史取經!50位平面設計鬼才玩轉字型與圖像 展功力不需術語行話

by 商周出版 2018/04/22

(本文節錄自商周出版《平面設計有這50個好點子就通了!》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黑與白 化單調為繽紛

在二十世紀初期,黑白的運用極為普遍,彩色較少見。現在則是反其道而行,以現今的複製技術來說,黑白的設計倒是相當另類。的確,電腦上有「百萬色(millions of colours)」任君選擇,何不使用它們就好了?或許是因為全彩不該成為所有設計問題預設的解決方案吧。由於用色已經是一種常態(雖然要運用得當還是相當困難),設計師應該挑戰自我,避免過於依賴色彩;也或者再進一步,讓黑白設計變得更加繽紛。

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一九五九年為舞劇《吉賽兒》(Giselle)演出所設計、印製的海報,不僅在今天看起來仍然讓人耳目一新,它更展現了黑白構圖的張力。霍夫曼是現代主義(Modernism)當中瑞士風格(Swiss Style,或稱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的領導先驅,主張以網格為基礎,將設計簡化為基本的字體與圖像,只使用少數色彩與字體。瑞士風格意圖傳達的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概念,也因此這個一九五O年代問世的風格,在今日看來毫不過時。

這張海報中,舞者模糊的迴旋身影與呈柱狀排列、雕塑般的字體形成對比。以Helvetica的大小寫字體構成的《吉賽兒》標題也有其韻律感──小寫字母引領觀看者融入舞者的動作當中,也給了芭蕾舞者表現動態的空間。假使霍夫曼全部使用大寫字,這些字母看起來就會有如一堵牆,設計當中的活力動感就會被消弭無形了。

這張海報若為彩色,看起來也會是不錯的作品。但黑與白的運用不但強化了芭蕾舞者的動感,也讓觀看者不由得專注在相關的資訊上──標題、主體、與事件──目光完全不受其它外在事物的干擾。

非黑即白才時尚?看設計師們如何用色彩玩轉品牌特色

《黑色的故事》解密黑色與女性時尚、性及階級之間的關聯

不搞術語行話!看50位平面設計鬼才如何發揮創意_(1).jpg
阿明・霍夫曼,一九五九年《吉賽兒》海報。(圖/商周出版)

民間風格 日常美學

現今的平面設計實務裡,「民間風格(vernacular)」意味著對於日常商業藝術風格的關注,像是衣物送洗券、乳酪標籤、道路標誌、菸盒、糖果包裝紙、餐廳菜單、其它日常用品以及工商業副產品等。這個概念有別於由素人創作的民俗藝術;它們是刻意製造出來的商業加工品,為在時間遞嬗下不斷變化的大眾生活情報留下了記錄。

設計當中的民間風格「運動」始自一九七O年代初期,當時的重要人物如建築師羅伯特・范裘利(Robert Venturi)便認為商業活動裡的小細節也有其美感,只是它們的「象徵意義」往往被忽略了。一九八五年,匈牙利裔的設計師提柏・卡爾門(Tibor Kalmam)與他的公司M&Co為一間奇特的「弗羅倫特餐廳(Restaurant Florent)」作品牌設計。這間目前已經歇業的餐廳位在當時仍然一片狼藉的曼哈頓肉品加工區(Meatpacking),他們利用在一般餐廳與咖啡館經常可見的替換式字母看板進行設計,並且加上了典型的拼寫錯誤。

在這樣的環境脈絡下,對應於餐廳的地點與擺放著塑膠桌、吧台椅、不鏽鋼檯面和設備的實體空間,選擇「民間風格」自有其道理。然而這在當時卻是驚世駭俗的作法。設計師們對於運用十九世紀民間風格的字體毫無障礙,但一九四O和五O年代卻從未成為被取經借用的對象。卡爾門為這家反抗八O年代文化與政治的餐廳開啟了一扇大門,他的設計巧思也成為這間餐廳極具吸引力的一部份。

「民間風格」在設計當中帶有些許「一看就明白」的諷刺意味時最能發揮效果。卡爾門和他的客戶相信,這個直白的手法再加上一些心照不宣的細微之處,對於想要追求時髦卻又不喜歡虛偽做作的人有莫大的吸引力。盡情享受民間風格帶來的樂趣吧,但小心,可別用錯地方了。

不搞術語行話!看50位平面設計鬼才如何發揮創意_(2).jpg
提柏・卡爾門,一九八五年為紐約弗羅倫特餐廳所做的品牌設計。(圖/商周出版)

資訊圖表 用簡單的圖片說明白

二十一世紀平面設計界最具意義的改變,就是資訊圖表──或者說資料視覺化──的興起。網際網路帶來的資訊洪流、高速傳播、與內容詮釋的需要,讓清晰化成為更深刻的需求。平面設計師必須精熟於將事實與圖表轉譯為易於親近的圖像組件。

二十世紀之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在實務上將資料轉變為視覺圖表、圖像、與地圖,但到了一九二○年代這才成為現代主義設計師之間的大眾化運動。符號製造者的典範—德國現代主義商業藝術家與設計師格爾德・安茨(Gerd Arntz)──將各種資料類別,例如人口、識字率、耗油量等,綜合整理為圖像符號群組並賦予數值意義,讓複雜的資料得以被視覺化閱讀。這些圖像在今日仍然被普遍使用著,而且其樣式與安茨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四年間與奧圖・紐拉特(Otto Neurath)共同設計的「國際印刷圖像教育系統(Isotype)」沒有太大的差別。

畫出能襯托整體排版魅力的插圖!插畫家別府麻衣專訪

不搞術語行話!看50位平面設計鬼才如何發揮創意_(3).jpg
格爾德・安茨與奧圖・紐拉特,一九二五年《圖像式統計資料符號集》(Symbols of Pictorial Statistics)。(圖/商周出版)

「國際印刷圖像教育系統(Isotype,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被設計為一種「沒有文字的世界語言」,各種不同語言的人們都適用。在不至於抽象到令人難以理解的前提下,圖像元素經過盡可能的簡化。在深入民間、建立親近感之後──人們因為它們的無所不在而熟悉──這些符號成為某種全球性的語言。今天有許多平面或網路新聞媒體經常會以資料圖表替代冗長的文字故事,正是因為它們希望能幫助讀者快速吸收相關的資料。

純粹主義者主張資料圖表應該只用於資料導向的文件上,但這樣的作法太過於死板。資料圖表可以作為一篇文章的起始,也可以是某張海報的焦點;它們可以看起來古怪,卻又能充份達意。資料圖表可以減少資訊超載的壓力,並且讓讀者因為看到他們確實了解的資訊而更有安全感。

(本文節錄自商周出版《平面設計有這50個好點子就通了!》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半世紀的圖像反思 義大利藝術家Baruchello的空間語言
色彩排列的繽紛美學!美國藝術家Julie Seabrook Ream推「彩虹百科全書」
2018年什麼顏色最當道?色彩權威PANTONE 2018春夏流行色出爐!
好準!從機車看出主人性格 旅日藝術家手繪個展 畫出台灣庶民文化
設計前多想兩秒可以阻止悲劇發生!奧斯卡頒錯獎事件看見文字排版的劇烈影響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