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位於台北的AHM Gallery亞億藝術空間,致力於推廣優質當代藝術為主,以亞洲為中心的觀點出發,將藝術無國界的想法分享給喜愛藝術的朋友。近期也邀請許多年輕創作者,使其有更多展現個人藝術創作的曝光機會。「動物化後現代After Animalization」三人聯展,展期為2018年05月12日至2018年06月03日。由周欣儀、林佳瑩、湯柏鏗三位新生代創作者,以動物為各自創作主題作為發想,引領觀者欣賞作品的同時也體驗到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與後現代變異的過程。

2017臺南新藝獎:70藝術家10空間聯展 展現古都當代藝術活力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jpg
亞億藝術空間「動物化後現代」展覽主視覺。(圖/非池中藝術網)

對於畢業於東海大學研究所膠彩組的周欣儀來說,作品大部分是以人類觀看動物的凝視方向為主軸,畫面整體構圖像是人類在觀看某個視窗或是觀看動物的場景,周欣儀說道,「就像我們去動物園觀看動物的時候,是一個一個隔離的視窗或是一格格的場景。」如同觀者在觀看周欣儀的作品時候,雖被畫面中可愛或是具有相當個性的動物給吸引以外,周欣儀更想表達觀者觀看她的作品時有如我們去動物園裡隔著透明玻璃圍欄所看到動物的樣貌與動作。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2).jpg
藝術家周欣儀。(圖/非池中藝術網)

在周欣儀所描繪的動物選角上,我們可以看到老虎、狐蒙、馬來貘、企鵝、羊,而周欣儀也與我們聊道,「最初描繪動物的發想來自於自己也有飼養寵物,從高中或大學就開始養成喜歡觀察動物與小動物互動,所以進而衍伸出動物化系列,而兔子是我最初所養的小動物之一。」

動物其實很搞笑!喜劇攝影獎保證讓你笑破肚皮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3).jpg
周欣儀《單》。(圖/非池中藝術網)

「通常動物園裡常出現的動物是我會選擇描繪的對象,人類生活周遭常看見的動物也成為我的觀察方向,自己偶爾還是會去觀察一些特殊稀有的動物,但由於台灣沒有這些動物,我可能也沒辦法親眼觀察到,所以會透過書籍或是網路去觀看。在這觀看的過程也如同「凝視」與「被凝視」之間的關聯,以及觀看慾望的產生,所以作品呈現出來也有與我創作理念符合的效果。」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4).jpg
展場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

我們可以觀察到周欣儀的作品中帶有許多特別的地方,每個動物的眼珠是空洞甚至沒有眼球部分,只有眼白的呈現。「我所描繪的動物幾乎沒有眼珠的部分,通常生長在野外的動物,具有較多的野性,會比較專注在獵物的捕捉上,且有注視的能力。但被飼養在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已經習慣性的被人類觀看,所以對我來說,已經喪失了觀看獵物的專注能力,因此我沒有完整呈現眼珠的部分,這也表示一種沒有視覺的方向分辨能力。」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5).jpg
周欣儀《睜睜》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

「畫面中我也運用了兩種不同的空間來呈現我隱喻一些象徵柵欄與框架的感覺,我運用膠彩媒材中的箔介入畫面中白色以及空白的空間,因為箔的使用本身讓畫面就具有金屬的光澤,也像是人造的介入與其他的想像,而白色的空間也讓比較虛無、乾淨的畫面產生出無形的框架來。」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6).jpg
周欣儀《綿綿》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

甫於2018年3月台開新秀入圍得主之一的林佳瑩則以雞隻為動物觀察對象,從養殖場、工廠、家庭三種不同的環境底下進行創作觀察與創作記錄的規劃統整。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7).jpg
藝術家林佳瑩。(圖/非池中藝術網)

林佳瑩則是依照雞在養殖場的生存狀態,對應到人類在社會中的生活型態,藉由自己是旁觀者的角度出發,將養殖場、工廠、家庭三種不同的環境去做結合,衍生出社會中的各種進展樣貌。探討著人類生活中遭受到許多規範跟限制底下所形成的行為與狀態。自己小時候外公家前的空地養了許多的雞,而長期接觸觀察之後,發現這些群體的飼養雞與人類生活狀態有相似之處。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8).jpg
林佳瑩《放風系列1》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

由於林佳瑩的父親在工廠從事電子製造業,所以林佳瑩也會進到工廠幫忙生產流程,而在參與的過程中,發現到在工廠裡工作的勞工們長期在這種規範體制下,工作的過程中,因大量重複性的動作,以至於呈現機械式與無意識的動作狀態。

「在參與工作的過程中,也發現我自己好像也融入這樣的體制狀態,跟著做重複的動作時,我自己也時常呈現這樣眼神空洞的感覺。」因此林佳瑩在自己的創作中描繪出許多獨立的雞群,但是每隻飼養雞沒有辦法展現出牠們自己獨特的個性,眼神中透露著冷落感,與世隔離的狀態,更運用畫面中群聚的反諷意象,試著醞釀出各自沒有交集的雞群與人類在生活中冷落無力的疏離感。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9).jpg
林佳瑩《獨白系列2》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

「對我來說,我認為家庭倫理的觀念影響我蠻多,這些制式的觀念也伴隨著我長大,無形中產生的框架影響了我。所以生活中來回不斷的在這三種截然不同的環境底下,讓我更能在這樣的體制裡面去觀察與體驗,在人類的生命中,好像都蠻盲目的過生活,且制式化存在於每一天,因此讓我有這樣的創作發想。」

在林佳瑩的作品中,我們看到許多幼雞與成雞被藝術家運用拉線與格線的方式埋落在背景之處,這也讓人不經聯想到藝術家對於人類規範下的體制,而藉由試著觀看這樣具有人造框架的作品,其實間接把觀者帶入這個作品體制內的框架中。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0).jpg
林佳瑩《獨白系列1》。(圖/非池中藝術網)

「對於之後的創作還是會延續養殖場生產線的概念去做發想,不論是媒材上的突破或是選用都希望更加完整呈現。基本上還會有其他系列的作品,不過我的生產線與生命的起源都是以幼雞為主,最後生產線的尾端都會像成品或是文創商品一樣被展示,我希望紀錄下這樣的生命歷程。」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1).jpg
藝術家林佳瑩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

同樣畢業於東海美術系膠彩組的湯柏鏗,從自身飼養金魚與觀察金魚游身姿態的方式中,內化呈現一系列看似獨立卻又與個人切身連結的作品。每尾金魚的存在看似光鮮亮麗,卻是受到人類豢養的介入,賦予每尾金魚受到人類期望般的成長與關照。在這樣對照之下,也觀察到人類家庭期許自己後代能擁有美好的未來生活發展,與培育金魚有異曲同工之妙。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2).jpg
藝術家湯柏鏗。(圖/非池中藝術網)

「某些時候在我描繪金魚的過程中,也間接反映我對這個社會的觀察與看法,更是對於自己在個人心靈與內在的描繪,金魚系列一部分來自於我在大學時《變異》系列的創作延續。對於未來的創作,我期許自己能對膠彩材質上有一些琢磨與挑戰,希望在這項獨特的媒材中找尋到屬於我自己的呈現方式。」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3).jpg
湯柏鏗《眾樂》。(圖/非池中藝術網)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4).jpg
湯柏鏗《眾樂》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5).jpg
湯柏鏗《變異2》。(圖/非池中藝術網)

在《憶點》這件作品當中,看似描繪相同一尾金魚,但又運用零碎的切割畫面,來分離對於既定作品畫面的想象。某些時刻我們對於人、事、物的記憶點都是在拼湊中找尋一絲絲的軌跡,我們渴望把不好的記憶分散與忘記,但其實某些時候它還是深深烙印在我們記憶當中,而藝術家運用這樣隱喻般的對應,更使觀者投射自身於作品理念之中。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16).jpg
湯柏鏗《憶點》。(圖/非池中藝術網)
動物化引領後現代─新生代藝術家聯展_(17).jpg
藝術家湯柏鏗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

《十二夜2》集資計畫告急!流浪動物問題未解 導演:壓力不該由收容所承擔

對於動物成為創作主題的創作者中,現代天王級的藝術家當屬傑夫昆斯(Jeff Koons)與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對於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的形象為創作基礎,深受許多市場上與動物關聯之間的關注。而從古至今描繪動物的主題,更是一種觀察或是紀錄人類與動物之間濃厚的情感關係與社會狀態的關聯。

如今當代藝術創作者如何把自身所關注的動物議題帶入藝術創作中,並引領觀者思辨與專注相關方向的討論,我們更加期待接下來年輕藝術家們的創意與發想。

亞億藝術空間:【|動物化後現代After Animalization |】

圖輯報導

展期:2018年05月12日至2018年06月03日

地點:敦化南路一段236巷31號6樓

參展藝術家:周欣儀、林佳瑩、湯柏鏗

(本文經《非池中藝術網》網站授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台北日動畫廊:歐美藝術家聯展 從繪畫找回創作初心
第13屆達喀爾非洲當代藝術雙年展—成為不容忽視的非洲
【藝術產業生態:非營利藝文空間篇】TCAC-台灣當代藝術的標誌性據點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