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 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

by BeautiMode 2020/10/23

1920年代,台灣現代藝術開始蓬勃發展,參與創作、鑑賞美術被年輕世代視為追求現代化的一環,也是實現新時代文明社會的象徵。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前仆後繼,遠赴海外留學。他們燃燒生命致力創作,除了揭開台灣現代美術的序幕外,他們竭盡心力創作的結晶,也超越時代的政治紛爭,成為台灣的文化記憶寶庫。

然而隨著時局變遷,經過紛紛擾擾,許多藝術家一度受到限制,卻也不畏限制地持續開創出時代的樣貌,儘管許多作品早已消失,甚至也因為台灣多雨潮濕的氣候陷入保存危機,但在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的全力支持下,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顏娟英教授為首,聯合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相關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四處奔走,費心考掘這些年代久遠且散落在藝術家後代、民間、非美術館的公立機關、甚至海外的作品,並由北師美術館邀請專業修復師進行作品修復整理,使大眾有機會「再發現」臺灣美術。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_MG_9713.jpg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讓民眾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圖/北師美術館,黃宏錡攝)

展覽總策劃、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強調,美術館的工作就是和時間賽跑,不管是研究、典藏,還是修復。美術館努力地將展覽帶至眾人面前,將百年前藝術家們透過作品保留下來的不朽精神,透過藝術品傳達給時人知悉。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名取自藝術家黃土水1922年〈出生在臺灣〉一文,企圖展現百年來這輩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追求「精神不朽」的時代精神。「再發現」不僅指涉曾被認為佚失作品的新出土,同時也意味著對已知作品新史料的「再挖掘、再認識」,期許透過展覽讓我們能與過去對望並對話,讓文化的邊界擴展至最大程度的開放性。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2.jpg

展覽透過六大子題:破曉的覺醒、生命的凝視、風土的踏查、傳統的變革、歲月的憶念以及旅人之眼,共展出47位臺籍及日籍藝術家,74件作品。其中也不乏許多藝術史學者一度認為已經消失,卻在因緣際會下重現的作品,如鹽月桃甫的《萌芽》。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鹽月桃甫_《萌芽》1927年_65.5x80_.5cm_油彩、畫布_私人收藏_.png
鹽月桃甫 《萌芽》1927年 65.5 x 80.5cm 油彩、畫布 私人收藏。(圖/北師美術館)

鹽月桃甫與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三人致力台灣現代美術文化運動發展,他們推動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創立,《萌芽》即為鹽月桃甫擔任首屆台展審查員期間,為台展所繪製的作品。長久以來學者僅能藉由史料臆想,也重現世人面前。本次展覽中,也展出同為首屆台展作品,曾於北師美術館「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覽時「再發現」的石川欽一郎《河畔》。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石川欽一郎《_河畔》1927年_116.5x91_.0cm_油彩、畫布_阿波羅畫廊收藏_.png
石川欽一郎《 河畔》1927年 116.5 x 91.0cm 油彩、畫布 阿波羅畫廊收藏。(圖/北師美術館)




Booking.com


研究進行期間,團隊也意外發現了呂鐵州的巨作《鹿圖》,此件作品是擅長花鳥畫的呂鐵州罕見以鹿為主題的創作。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呂鐵州《鹿圖》c.1933_145_.0x231_.0cm_膠彩、紙_私人收藏_.png
呂鐵州《鹿圖》c.1933 145.0 x 231.0cm 膠彩、紙 私人收藏。(圖/北師美術館)

《好日》為林之助贏得了最後一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總督賞的殊榮,其後甚少現世,僅以參考圖片出現於畫冊中。作品中,年輕母親穿著剪裁俐落的改良式台灣衫,帶著幼小的女兒上街買菜,女兒可能累了,丟下手中的扶桑花,一臉奧嘟嘟地,撒嬌要求母親抱她。不過就算女兒鬧著脾氣,母親也不為所動站著,兩個人拉扯出的張力,以及飽滿的藍黃色調和諧互補,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洋溢於畫布上。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林之助《好日》1943年_膠彩、紙_165.0x135_.0cm_私人收藏_.jpg
林之助《好日》1943年 膠彩、紙 165.0 x 135.0cm 私人收藏。(圖/北師美術館)

而台北市太平國小也大方出借黃土水的《少女》胸像,《少女》是黃土水於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時的畢業製作,同年捐贈予母校太平國小,並在百年之後走出校門。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黃土水《少女》胸像_1920_28.0x35_.0xH50_.0cm_臺北市太平國小典藏_.jpg
黃土水《少女》胸像 1920 28.0 x 35.0 x H50.0cm 臺北市太平國小典藏。(圖/北師美術館)

此外,北師美術館也特別從日本迎來三件珍貴的作品:總督上山滿之進委由陳澄波創作的《東台灣臨海道路》,睽違九十年後,首次返台;而西鄉孤月在1912年繪製的 《台灣風景》,是現存可知第一幅以台灣為主題的日本畫;另外,陳進以排灣族族人為主題,入選1932年新文展的大作《三地門社之女》,也在本次展出中回到台灣與眾人見面。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通路》1930年_69.5_x_130_.5cm_油彩、畫布_山口縣防府是收藏_.png
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通路》1930年 69.5 x 130.5cm 油彩、畫布 山口縣防府市收藏。(圖/北師美術館)
陳進《三地門社之女》1936年_147.7X199_.1cm_絹本_膠彩_福岡亞洲美術館典藏_.png
陳進《三地門社之女》1936年 147.7 x 199.1cm 絹本 膠彩 福岡亞洲美術館典藏。(圖/北師美術館)

為了更全面地呈現研究過程,北師美術館更邀請曾榮獲金鐘獎的公視《藝術很有事》團隊,經過一年多的悉心跟拍,將藝術家後代珍重保存的心路歷程和研究團隊挖掘、整理藝術史等難與外人言說的過程,以鏡頭一一紀錄下來。

另外,本展也與木漏類比團隊合作,以復古的八釐米攝影機紀錄日本修復師森純一修復《少女》胸像的過程,透過細膩的影像及聲音處理,放大修復過程中每一個微小動作和細節,讓觀者更能親臨其境。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__A730909.jpg

台灣美術再發現!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_74件作品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藝術3.jpg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2021年1月17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週一與國定例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Text、Photo:北師美術館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ad@beautimode.com

當有一天,美術不再是做美勞
台灣美術第一人「藏鋒-陳澄波特展」故宮登場
藏畫的女人!她花了一生的時間等待,默默守護丈夫的油彩
這些美麗建築都由他設計!古蹟變身城市美術館 嘉義市再掀打卡熱
台灣美術老師教導「人體解剖圖」海外爆紅,黑板直接精細作畫引各國網友佩服!
阿爾卑斯山被遺忘的小鎮華麗轉身!瑞士「蘇施美術館」波蘭女首富打造山城裡的藝術實驗空間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