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講求的是準確性,而人就是用不完美來感動人心。 --《玉米雞》副團長仇泠--
本集內容由文化內容策進院引薦
上一集談到「玉米雞」的創業過程與團長涂也斐想要努力的目標。更重要的是二位水瓶座的團長、副團長無間的默契,這樣的情誼是令人感動的!
二人從過去的演員工作轉變成經營者,不僅帶給小孩觀眾與他們的家長都可以共享的戲劇,過程中也為台灣舞台培養下一代演出者。從團長的身上觀察一位台大的學生會跑到台北藝術大學去學習賴聲川老師的戲劇,就可以發現這個人是很熱忱地投入戲劇、表演的學習的,跟著這樣的劇團只要願意能夠收穫的寶藏一定豐富。
「玉米雞」的特色是,排演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改戲(可能即時到上台的前一刻,劇本、台詞都還會調整),也因此即便你看過一百場同樣的戲碼,可能會感受到有一百次不一樣的效果。從每次現場不同的觀眾、大人小孩不一樣的反應與反饋,還有演員彼此間的靈機一動,其實整場大家都是表演者。
近年來「玉米雞」也成立了「不然,B計畫」,主要是培訓新團員(表演者)。團長跟副團長的態度就是-「不怕你來學,就怕你不來」。紮紮實實的舞台功,加上理論的堆積,潛移默化中將表演的工夫於生活日常灌輸到學員的心底,學員可能神功初成還不自覺。
這二年AI大盛其道,人人盡是談AI(用AI),學生作業、戲劇腳本、疑難解答AI無處不在。我常問來賓一個問題(尤其是創作型來賓),「你會擔心AI將來替代目前的人力嗎?」多數創作者的心是肯定的!他們都認為AI可以模仿事物的表象,卻無法帶入作品的精神。
我相信是如此,但是因為過去我們曾受過不斷地訓練與學習多半都是動手做所以會有過去既定的習慣與認知。以前我曾經受惠於一句話「學中作,作中學」,動手是前進唯一的法門。但我常在想我們正處於新舊世代交替過程,我們曾經浸潤過的人文光芒,會不會有一天在AI當道的世界開始,無法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人的創作?什麼是AI的內容?
昨天在FB上無意看到一則新聞,有一部微短劇皇上落難之際與一位女子發生關係,這位女子竟然一胎產下99位皇子。劇情中還有皇子們落成金字塔山的樣子,今天我們知道這一切故事很荒謬,會不會有一天荒謬的事情多了不荒謬反而不正常?會可能有這樣的一天嗎?
本週帶來「玉米雞劇團」涂也斐團長與仇冷副團長的下集訪問。有趣的是會聽到團長一直在爆料但一直要我剪掉,也許未來的世界真誠才是難能可貴!
上集在這裡>> 《威~連你也Podcast了!》S17E10:他們不說教,只好好說故事!「玉米雞」打造爸媽和寶貝能一起笑開懷的親子劇
感謝文化內容策進院引薦,聽完「玉米雞」的故事,希望聽眾對文化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想要一起打造支持文化內容發展的環境,就需要重視永續發展的合作,對於「玉米雞」或是他們所進行的工作有興趣的聽眾,歡迎與文化內容策進院ESG for Culture聯繫。 >> https://finance.taicca.tw/posts
關於《威~連你也Podcast了!》:
想問黃威廉更多投資管理大小事? 請來信:beautimodepodcast@gmail.com
在以下平台收聽更多精彩內容:
KKBOX|Spotify|Apple Podcast|Sound On|MixerBox Firstory|Pocket Casts|Listen Notes|Google Podcast| My Music
喜事國際執行長馮亞敏談時尚人才 「態度」最重要! 精品業也見人才荒!Bottega Veneta與威尼斯建築大學合作 培育巧手新血 安特衛普六君子Dries Van Noten宣布退休:是時候留出空間給新一代人才 LVMH集團亞太高管:亞洲時尚界不乏優秀人才和工藝,但要能講好品牌故事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