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彰化縣靠順澤宮一頂「冠軍帽」,炒熱田中小鎮觀光?

2019年9月,挪威三鐵選手伊登將意外撿到彰化埔鹽「順澤宮」的帽子,戴去參加法國尼斯三鐵錦標賽,因為奪冠而一夕爆紅。彰化縣邀請他來台還願並參加田中馬拉松,展開為期三天的台灣之旅,順勢炒熱彰化地方特色,也讓台灣小鎮被全世界都看見。
By 遠見雜誌  |  2019/11/25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夕霧花園》藝術指導蔡珮玲︰跨國合作最難掌握的是節奏

由跨國團隊製作,包含來自八個不同國家的工作人員,作為第56屆金馬國際影展閉幕片的《夕霧花園》,在尚未上映前,口碑卻早已發酵,除了台灣導演林書宇,負責統籌美術與造型的藝術指導(production designer)蔡珮玲,也是這部電影的核心靈魂人物。
By BeautiMode  |  2019/11/23

《夕霧花園》李心潔:外在的環境也許混亂,但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世界

出生馬來西亞的李心潔,1996年以歌手身分在台灣出道後,近年來踏入家庭、婚姻和為人母,已經4年沒有作品和觀眾見面。這回,她產後復出的首部作品《夕霧花園》不僅讓她生涯第4度入圍金馬獎,整部電影更以多達9項入圍的強勢之姿,替她人生第二階段的光彩,散發最引人入勝的澎湃。
By 遠見雜誌  |  2019/11/23

用生命經歷幻化為人生底蘊!王淨不為人知的深層魅力

亮麗的外型、立體的五官、清新自然的氣質──初次見到王淨,你一定會被那超凡脫俗的面容吸引,然而,她不僅擁有姣好面容,豐富的內涵學識和底蘊,更襯托出她演技多變且深層的魅力──她是《返校》的「方芮欣」,更是金馬一入圍便強勢問鼎最佳女主角的典型才女。
By 遠見雜誌  |  2019/11/22

紐約藝術家的最愛!用服裝施展魔法的設計師Maria Cornejo

「沒有人需要多一雙鞋,但如果你要買另一雙鞋,至少要確定它們是以正確的方式生產的。」紐約時裝品牌Zero + Maria Cornejo主理人Maria Cornejo說。 座落於紐約曼哈頓不起眼的紅磚建築內,Zero + Maria Cornejo是個低調但令人難以忽略的品牌,秉持著在地生產的原則,他們的產品有84%在紐約時裝區製作,強調「負責任設計」的精神,也讓Zero + Maria Cornejo在設計時格外注意產品對社會及外在環境的影響。
By BeautiMode  |  2019/11/20

時尚大帝墨鏡下的溫柔靈魂!老佛爺人生中不願撕去的一頁

卡爾的辦公室到處都是賈克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是由他的朋友兼鄰居海爾姆特.紐頓(Helmut Newton)拍下。卡爾手中拿著折扇,和賈克一樣身穿淺色西裝。他的伴侶看起來很虛弱。另一張照片中,賈克靠在他們在里沃利街(rue Rivoli)的新公寓露臺上。他看著鏡頭,卡爾也在照片上,就在他身後,但是背對鏡頭。只能依稀辨認出他的外套、眼鏡鏡腳,以及他的馬尾。
By 積木文化  |  2019/11/15

「廢」出正能量,RE-THINK黃之揚帶你認識海洋廢棄物

2018年底上線、蒐羅101項「怪物」的《海廢圖鑑》(海洋廢棄物),不但要翻轉你對環保議題的刻板印象,最近更獲得「2019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職業組Best of the Best」殊榮。這本號稱史上最「廢」的圖鑑,由RE-THINK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製作,背後推手是還不到30歲的創辦人黃之揚。
By 遠見雜誌  |  2019/11/14

不只是小鮮肉!金馬準影帝巫建和、許光漢的超佛系對談:「其實最難演的是周星馳喜劇!」

巫建和看似些許陰鬱,許光漢則是給人陽光大男孩的印象,但在演戲這條路上,他們都是內斂卻爆發力十足,不論洪流多麼湍急,依然維持自己的步調,用自己的方式讓你記住他的名字。今年兩人一同在國片《陽光普照》中大飆演技
By Juksy  |  2019/11/13

拍出最真的台式兄弟情!《罪夢者》迸發江湖情義之浪漫

Netflix製作的首部華語電視劇《罪夢者》,終於在各界的期待下磅礡熱映,這部集結超大卡司賈靜雯、張孝全、范曉萱、王柏傑等人主演的作品,描繪了台灣江湖情義的兄弟熱血,在犯罪和救贖的矛盾與衝突間,交織虛實交錯的茫然和震撼。
By 遠見雜誌  |  2019/11/12

比癌症還可怕!裘莉:全球被殺害的女性超過50%死於另一半或家人手中

好萊塢巨星安潔莉娜裘莉,近日投書美國《時代雜誌(Time)》,指出現代醫療不斷進步,新的療法讓人過得更好,但她卻語出驚人地說,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女性死在親人手中。被忽視的精神壓力、性暴力與家暴才是重中之重。
By 遠見雜誌  |  2019/11/11

聽媽媽的話重返媒體崗位!曾是數位門外漢的她 靠不恥下問參透網路世界

從事媒體工作二十多年,《Harper’s BAZAAR》國際中文版總編輯廖秀哖覺得,現在這個時期是媒體最痛苦的時候,但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候,所以她把自己視為一個橋樑角色,而不是提供諮詢的角色,「當媒體只能做資訊的傳遞,其實太狹隘,假設你是這個中間者,可以幫助上下產業或不同人之間來去做溝通,雖然在媒體端非常辛苦,但是卻就可以促成某些事情的觀念被疏通,而不是只有報導面。」
By BeautiMode  |  2019/11/11

台灣要的不是迪士尼樂園!魏德聖將用「豐盛之城」打造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從《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到《52 Hz I Love You》,魏德聖總是嘗試在不同的題材中,運用多元的片型交織溫暖的力量。雖然是半路出家,學生時期所學又與電影毫無相關,但靠著自我學習和多年沉潛的底蘊和歷練,他所創造的電影夢,正寫下台灣影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By 遠見雜誌  |  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