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圈友誼說散就散?一探Alexander McQueen與Isabella Blow的情感糾結

(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膚下之血:亞歷山大‧麥昆,一位天才設計師的誕生與殞落
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編按:由於原文篇幅較長,以下文字為重點節錄轉載。

麥昆已經投入這麼多的精力,包括體力和情感在內,他希望他的服裝秀被安排在大結局(即壓軸上場的榮譽),但是這份榮耀卻跑到一個名叫加賀美敬(Kei Kagami)的學生身上。

第二天,李和蕾貝卡在芭比‧希爾森辦公室外的走廊上坐著;這時,伊莎貝拉‧布羅打電話進來。這位頗具影響力的造型師,當時在英國版《Vogue》雜誌工作,她在觀眾席上被麥昆的秀迷倒了,她想親自來學校仔細看一看。「我坐在地板上,我在聖馬丁的秀上竟然拿不到座位,這些衣服就這樣走過我面前,我從沒看過衣服可以如此擺動,我要這些衣服,」她後來說,「這些顏色非常極端。他會做一件黑色大衣,然後配上人的毛髮,內裡又是血紅色的,所以它就好像是一個身體——就像是有血有肉。我只是在想,這是我見過最美麗的東西。我只知道他有很特別的東西,非常現代,那是關於破壞和傳統1。」當蕾貝卡聽到布羅對衣服感興趣的消息,她轉過去對她的朋友說:「你就快要出名了,」李聽了一笑置之。「然而,你可以從他的臉上看得出來,他真的很興奮,」蕾貝卡說,「一夕之間,一切都變了2。」

時尚鬼才重返大銀幕!關鍵服裝秀串起Alexander McQueen不為人知的瘋狂與感性

介紹麥昆與像模特兒一樣瘦的安娜貝拉認識的,是伊莎貝拉‧布羅。伊莎貝拉「總是把女孩往他面前推,但他看得出來,我沒有急著想成為一個模特兒,」安娜貝拉說,「他脫掉我的衣服,說他欽佩我說髒話,並且同意為我穿搭造型讓攝影師保羅‧羅佛西(Paolo Roversi)拍照。他還要我走他的秀。為了要在他身邊,我願意做任何他要求我做的事情。我覺得他的氣場很強大3。」麥昆做的第一件婚紗,是為了安娜貝拉,她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在拉斯維加斯與內特‧羅特希爾德結婚後,在倫敦舉行了更正式的儀式。「那比做時裝秀還難,」麥昆提到設計婚紗一事,因為那個設計「在照片裡變成永恆的方式,是沒有其他服裝比得上的4。」

每件服裝都有生命 造型師Katy England緬懷Alexander McQueen:他至今仍與我同在

到了一九九八年,李與伊莎貝拉之間的關係開始轉變。「就像吸血鬼一樣,」伊莎貝拉說,試圖淡化他們兩人關係轉而疏離一事,「你需要某人,然後你不再需要藥物了5。」約翰‧梅伯利是伊莎貝拉也是李的朋友,描述此為「一種自然分開的方式,但千萬不要以為他從此不再愛她了6。」

伊莎貝拉不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那個角色現在輪到安娜貝拉擔任。「伊莎貝拉抱起一隻宛如受傷的鳥,並把她介紹給亞歷山大,」達芙妮‧吉尼斯說,她是另一個伊莎貝拉與李共同的密友,「後來,受傷的鳥變成一隻把大家都趕出巢的鳥。伊莎貝拉對她的朋友並沒有競爭心態,她從來沒有說過不好聽的話,但她對自己感到失望。她確實說過,這是她做過最糟糕的介紹7。」

朋友們注意到,李和伊莎貝拉之間的互動明顯有所轉變。「有時,他會態度輕蔑地嘲笑她,」比利男孩*說,「他對她很不好,有時候很沒水準,我心想:『他怎麼那樣說話?』但是他們兩人之間有一種心理—性的關係。她完全迷戀他和他的作品,我覺得他想懲罰她。在他的個性中,有一種非常愛受虐的特質——這就是為什麼他總是喜歡那些對他不好的人。我認為,透過懲罰她,他也懲罰了自己。這裡面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上的不和諧,透過傷害她,他從中獲得快樂,但同時他也傷害了自己8。」

伊莎貝拉‧布羅視她的朋友李為現代騎士,一個有能力將服裝設計變成「服裝力場」(sartorial forcefields)的設計師,讓套裝、洋裝和外套保護大家,抵禦世界的野蠻殘酷。她對麥昆的幻想願景,在某一次的拍攝時化為某種現實,「黑暗騎士回歸」(The Dark Knight Returns)是她為一九九八年八月號《臉》雜誌擔任服裝編輯拍攝的服裝頁面。布羅讓李穿上一套來自電影「神劍」(Excalibur)的盔甲,並且讓他頂著一張骯髒、血腥的臉上戰場,這是一個富有想像力的重新詮釋,由攝影師西恩‧艾利斯(Sean Ellis)記錄下來。

時尚界從不缺酒精和毒品?!他拒絕為Alexander McQueen安排吸毒房間

McQueen與Isabella_Blow錯綜複雜難以言喻的友誼_(1).jpg

麥昆可能支付了伊莎貝拉在修隱院的治療,但他發現很難應付朋友罹患精神病的現實。如果他們可以完全切斷聯繫,這對兩人來說可能是更健康的事。然而,他們的關係是由奇怪的相互依賴而驅動的:伊莎貝拉顯然迷戀麥昆的衣服,而李覺得與她有種聯結,她幾乎像是一個畸形的心理雙胞胎、或一種扭曲的鏡像視覺。「他害怕伊莎貝拉的黑暗,因為他自己也有黑暗,」德瑪說,「亞歷山大有自己的心魔。所以,他不會去那裡,這我不怪他。伊莎貝拉總是試圖重建早期年代,但那個世界已經過去了,他們必須前進9。」

二〇〇七年十月五日舉行的《藍夫人》,等於是麥昆對宛若他第二個母親的女人,獻上一段精心設計的視覺銘文。她則反過來把他當成是兒子的替代品。「他是我的孩子,我愛慕他,」伊莎貝拉曾經這樣形容他10。當時尚群眾當天在巴黎貝拉西體育館(Palais Omnisports)入座時,他們立即感受到伊莎貝拉的存在:主辦單位在這廣闊的場館空間,灑上她最喜歡的香水Fracas。「對於伊莎貝拉的朋友和同事來說,這效果就好像她的鬼魂與他們同在,」一名時尚評論家說11。這場服裝秀以藍色霓虹燈製成的大型飛鳥形象開場,其巨大的翅膀在伸展台入口上方起起落落,象徵著伊莎貝拉的精神最後終於自由。麥昆的這個系列作品,不但讚揚伊莎貝拉的個性,而且還歌頌了她的壯麗身材:模特兒們穿著一系列的服裝,誇張凸顯沙漏形身材,向她的兩項身材特點「深V乳溝以及束緊的腰部致意12」。謝幕時,麥昆穿著他的蘇格蘭裙裝和米老鼠運動衫,和菲利普‧崔西一起走上舞台。

【時尚,原來如此】女王帽飾出自他們之手!8位用創意守護戴帽傳統的英國設計師

註:
1 ‘Cutting Up Rough’, The Works, BBC, 1997
2 Interview with Rebecca Barton, 1 February 2014
3 ‘Annabelle Neilson Remembers Alexander McQueen’, Harper’s Bazaar, April 2011
4 ‘The Runway Bride’, Meenal Mistry, W, June 2006
5 ‘Isabella Blow on Alexander McQueen’, Time Out, Maggie Davis, 13 September 2005
6 Interview with John Maybury, 15 September 2014
7 Interview with Daphne Guinness, 10 December 2013
8 Interview with BillyBoy*, 8 August 2013
9 Interview with Detmar Blow, 26 June 2013
10 ‘Scorn of “Stitch Bitch”’, Wendy Leigh, op. cit.
11 ‘Fashion Scents McQueen’s Perfumed Tribute to Late Muse’, Jess Cartner-Morley, Guardian, 6 October 2007
12 Ibid.


買書做公益: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邀請您透過此連結購書,由此所得的收入將全數捐贈給香園基金會

書籍封面.jpg

(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膚下之血:亞歷山大‧麥昆,一位天才設計師的誕生與殞落
一書,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從歌手到珠寶設計師!從嘻哈中尋找靈感的Johnny Nelson
Alexander McQueen回歸?中央聖馬汀學生取已故設計師DNA製作皮革
萬眾期待的Alexander McQueen個人紀錄片《McQueen》亮相紐約翠貝卡電影節
又見時尚紀錄片!《The Ripper》探索鬼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與謬思女神Isabella Blow的跌宕情誼
有錢也買不到!碧昂絲御用造型師幕後操刀 芭比展現維多利亞龐克風 「這些造型的細節會讓已故的Alexander McQueen也驕傲!!」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