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設計師將成為臺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

我們想與你分享的是...

臺北時裝週從2021年開始舉辦「校際展演」,從上百位學生中選出優秀的「潛力設計新秀」,參加後續的「Young Talent新鮮秀」與「New Breed新生代品牌秀」,期待透過階段性的措施,為年輕設計師累積更多的實戰經驗!

今年是校際展演實施第二年,來自產、官、學界的專家,對於臺北時裝週應如何持續協助新秀成為獨當一面的設計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入選設計師也分享了校際展演對他們自身帶來的影響,與後續的設計生涯規畫。

(本文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與臺北時裝週合作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對於有心進入時尚產業界的年輕設計師而言,該如何被大家看見,一直都是個難題。每年6月,臺灣都有許多時尚設計新秀從學校畢業,為協助年輕設計師跨出第一步,臺北時裝週從去年起,透過舉辦「校際展演」,為即將畢業的同學提供發表舞台,協助他們克服初期的困難。

成就屬於臺灣的風格美學-臺北時裝週「校際展演」緣起

由文化部主辦的臺北時裝週,自2021年起,引進倫敦時裝週藉提供展演機會來培育新秀的模式,與教育部合作舉辦「校際展演」,邀請四所時尚大專院校,展開為期2日共2場次的動態展演,由評審從上百位學生中,選出「潛力設計新秀」,加上社群網路票選出的「人氣潛力設計新秀」,參加後續臺北時裝週的「Young Talent新鮮秀」以及「New Breed新生代品牌秀」,讓年輕設計師得以透過一連串的發表,累積實戰經驗,為進入競爭激烈的時尚產業建立基礎。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表示,校際展演是培育年輕設計師的第一步,目的是希望透過「以戰代訓」的方式,從「校際展演」,到「Young Talent新鮮秀」、「New Breed新生代品牌秀」,建立完整的人才培育模式三部曲,為新秀提供鍛鍊實力的機會,培養出更多元的年輕時尚設計師。

李連權次長表示,雖然地緣政治讓臺灣逐漸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仍是需要透過自身努力,才能讓國際社會持續肯定臺灣。過往臺灣許多設計師在政府資源尚未成熟之際,單打獨鬥走闖國際間,辛苦建立臺灣設計師名聲,但在現今政府資源整合挹注下,他期許年輕設計師能透過臺北時裝週這個平台,如同1970年代日本六位頂尖設計師組成的「TD6」設計師先鋒團體,以及1980年代由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DC品牌」,甚或由臺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所發起的「臺灣新電影」運動般,成就臺灣獨特的風格美學,讓世界看見臺灣。

【臺灣時裝中介組織系列】推動日本時裝產業的要角

4所院校,198套服裝,101位年輕設計師

2022年參與校際展演的時尚系所,分別為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實踐大學臺北校區時尚設計學系、高雄校區時尚設計學系及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以及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樹德科大流行設計系以《LUMINANCE 迹.光》為題,共展出48套學生作品,並由流行設計系及電子競技與電腦娛樂科學系攜手創作,運用動作捕捉感應器捕捉模特動作,建模時裝動畫,將互動科技結合時尚,呈現出跨域整合的應用成果,使服裝動態展演更具互動與新穎。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8.jpg
2022年樹德科技大學展演學生與走秀模特兒。(圖/臺北時裝週)

輔仁大學本次展演主題《AT ONCE.當下》,靈感來自疫情世界的局勢變化,分為「動盪年代」、「時尚反思」、「未來想像」三個章節;「動盪年代」為敘事線起點,透過視覺藝術與服飾的結合,展現疫情的變動與時代的動盪;「時尚反思」則延續多元的色彩與文化的創意,表現學生的對於環境變遷與當代時尚藝術的哲思;跨界概念性的「未來想像」系列,與歌手鼓鼓呂思緯現場Live合作,透過創新的材質與服飾媒材,表現當代多元價值並存的臺灣文化價值,打造前瞻且大膽的未來想像。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10.jpg
2022年輔仁大學展演學生與走秀模特兒。(圖/臺北時裝週)

實踐大學由臺北校區服裝設計學系、高雄校區時尚設計學系及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共同發表50套作品,以《智能無界未來UNBOUNDED FUTURES》為展演理念,展演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ENDLESS SPECTRUM」、「FUSHION無界」、「I'llX前往未知」,以全新角度欣賞「衣」與「人」多采多姿的奔放穿搭體驗,期望透過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成為學生們夢想實現、創意輸出的前進基地。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11.jpg
2022年實踐大學展演學生與走秀模特兒。(圖/臺北時裝週)

嶺東科技大學時尚學院以《Filter Creator》為展演主題,透過特效濾鏡創意概念詮釋各個作品,引領觀者感受時尚多元的表現形式與魅力。隨著社群媒體盛行、自拍文化的表現技術演進,修飾視覺的「濾鏡」能改變形象的特殊效果,已儼然成為社群世代的語言。透過本次展演饒富人性和美學藝術世界的濾鏡,以極富創意的表現形式與獨特的視覺樣態,重新演繹出人們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時尚新視角,並能更多元地表現理想的自己。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9.jpg
2022年嶺東科技大學展演學生與走秀模特兒。(圖/臺北時裝週)

5組潛力設計新秀

獲評選為「潛力設計新秀」的4位年輕設計師,分別是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的蔡又軒、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的陳韋杉、于淇安與林玥妤。

贏得網路票選「人氣潛力設計新秀」則是實踐大學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的雙人組饒文濤、張喬盈。

5組脫穎而出的設計師,將於下半年的2023春夏臺北時裝週「Young Talent新鮮秀」發表服裝系列。此外,評審團更特別評選出展演呈現與設計作品整體表現最優學校為實踐大學,藉此肯定學校培育人才的投入與用心。

將服裝融入滿滿高雄意象!高雄時尚大賞得獎作品 這裡看得到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6.jpg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中)與設計師(左起)蔡又軒、陳韋杉、于淇安、饒文濤、張喬盈、林玥妤。(圖/臺北時裝週)

蔡又軒《Command Loop》

蔡又軒所設計的《Command Loop》,靈感來自電腦鍵盤上的Command鍵,他以這個符號的「⌘」圖案為基礎,將意為「命令」的按鈕,聯想為泯滅人性的軍隊、濫用權力的宗教領袖,對人們下達無限膨脹的命令,「⌘」的花紋融入了服裝的門襟、領片之中,獨樹一格且實穿的特性,令此系列不僅在校際展演脫穎而出,也同樣獲得2021高雄時尚大賞「最具商業價值獎」。

蔡又軒表示,與同儕相比,他的設計風格相對簡約,因此過去曾對自己缺乏自信,但這種乍看之下平實的風格,反而令他在重視「實穿性」的臺北時裝週獲得重視,令他感到備受鼓舞。

「現在的我,對於自己能夠繼續走時尚設計的路,更有信心了。」蔡又軒說,「我的設計風格一直相對簡單,過去曾經擔心會不夠吸睛,但在接連得到高雄時尚大賞、臺北時裝週的肯定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他說。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4.jpg
蔡又軒《Command Loop》系列作品。(圖/臺北時裝週)
陳韋杉《花開富貴In the Mood for Blossoms》

陳韋杉的作品《花開富貴In the Mood for Blossoms》,靈感源自牡丹圖造型的中式傳統珠簾,象徵從少女轉變成獨立自主、反傳統的現代女性。

設計師運用針織組織與緹花面料,呈現牡丹花在珠簾上的光澤度與立體感,並且選用旗袍中長襟、腿部開衩和收腰的設計,展現「東西合璧」的設計理念。

獲選為潛力設計新秀後,陳韋杉除了規畫參與下半年的臺北時裝週Young Talent新鮮秀,也計畫出國深造,累積更多國際經驗,在時尚之路上走得更長、更遠。

「在設計上,我喜歡重現中國傳統元素,不過這次的設計是以視覺呈現為主,未來我希望做到理論性的轉化。」陳韋杉說。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3.jpg
陳韋杉《花開富貴In the Mood for Blossoms》系列作品。(圖/臺北時裝週)

于淇安《非對》

于淇安的《非對》,以黑、白色之間的灰色區為靈感,表達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人們忽視的中間色。他表示,人們經常把選擇的範圍,侷限在黑與白之間,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中間解才是最佳解,即使是不完美和失敗,也存在著價值。

于淇安解釋,之所以會發想這種抽象性的主題,是因為他在進入輔大織品服裝學系前,曾在哲學系就讀,後來才透過轉系開始學習服裝設計。

「大一讀哲學系的經驗,讓我可以透過抽象思考來發想靈感,而且因為這種主題,往往要解釋觀眾才看得懂,所以也讓我更努力去營造服裝的視覺張力。」于淇安說。

在求學期間,于淇安曾在Shiatzy Chen夏姿陳擔任打版工讀、男裝打版助理,深刻體會實穿性以及商業考量對服裝設計的重要;在入選臺北時裝週潛力設計新秀後,他除了準備下半年的Young Talent新鮮秀之外,也將積極籌畫出國深造,而他理想的學校,是位於紐約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之所以希望進入Parsons,是因為我希望未來走實穿的成衣路線,所以想要到比較重視商業的紐約去學習。」于淇安說

出國深造之後,于淇安希望能透過進入大型品牌實習,來累積更多實戰經驗,而因為他一直都很喜歡西裝,所以夢想可以進入Thom Browne實習。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1.jpg
于淇安《非對》系列作品。(圖/臺北時裝週)

「要創立品牌,除了實力以外,產業界的人其實也會看設計師的背景。」他說,「很多設計師,除了設計名校畢業、得過設計獎以外,也都曾經到知名品牌實習、工作過,因此想要創立品牌,這些歷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林玥妤《磁線The Magnetism》

林玥妤作品《磁線The Magnetism》,以物理中磁場的形、磁力的線為概念,使用針織設計來描繪肉眼無法看見的磁力,展現磁場中的疏密、方向性的各種意象。

「打褶的設計,非常適合用針織來呈現。」林玥妤說,「所以為了呈現這種特殊的輪廓,我透過實測找出最適合的織法,以及紗線種類,在試過許多種紗線後,最後選用了臺灣生產的特多龍紗線(Polyester),織出來的服裝非常舒適、實穿。」

林玥妤表示,臺灣廠商生產的紗線品質極佳,編織後的布料從來不會有歪斜、觸感不佳的問題,但價格是中國紗線的兩倍,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她期待未來能夠獲得臺灣紗線的贊助,協助她進行更多創作。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2.jpg
林玥妤《磁線The Magnetism》系列作品。(圖/臺北時裝週)
饒文濤、張喬盈《天嫉紅顏》

贏得網路票選的饒文濤、張喬盈雙人組所創作的《天嫉紅顏》系列,將復古的羊腿袖、中國結與具未來感異材質拼接結合,融合東西方文化,製作出如現實的平行時空一般,將現代、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張力彼此交織。

饒文濤與張喬盈目前仍是大三學生,同時也是系所官網的主編輯,對於未來的規畫,除了準備下半年的Young Talent新鮮秀、製作畢業展演系列以外,他們也計畫參加學校的交換學生計畫,累積更多國際經驗。

時尚不止是創意和手藝!留學顧問點出台灣學生出國最缺「這項特質」

作為外來者,台灣設計師憑什麼在倫敦逐夢?APUJAN詹朴點出關鍵態度!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5.jpg
饒文濤、張喬盈《天嫉紅顏》系列作品。(圖/臺北時裝週)

如何讓新秀成為成熟設計師?產、官、學界分享實務見解

臺北時裝週是以拓展、推廣本土時尚設計師為目標而設立的展演場域,因此對年輕設計師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在自身的風格與市場性之間取得平衡,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時尚界,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而校際展演所扮演的角色,正是協助學生從發掘、培養風格的階段,逐漸蛻變成為能夠開創自身市場的成熟設計師。

對此,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國際時尚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溫筱鴻、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院院長許鳳玉、實踐高雄校區文創學院院長林恒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何兆華,分別從產、官、學各界的角度,分享了不同的看法。

國際時尚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溫筱鴻:建立分眾化市場,才能帶動時尚產業

身兼國際時尚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臺北時裝週協同計畫主持人的禮客董事長溫筱鴻,擁有數十年時尚產業相關經驗,過去擔任嘉裕大中華區副總經理,代理了義大利服飾品牌Giorgio Armani,她從產業界人士的角度,給予入選新秀十分中肯的建議。

她表示,對年輕設計師而言最重要的,除了絕對不可少的創意之外,還必須站在消費者的角色思考,讓設計出來的服裝更具實穿性。

「服裝要具實穿性,首先是要有春夏秋冬之分。」溫筱鴻說,「我在看學生作品的時候,常發現同學們雖然擁有創意,但因為沒有季節之分,所以設計出來的服裝,對消費者來說很難穿,對零售商來說也很難賣。」

2022秋冬臺北時裝週與禮客Outlet共同打造了「永續時尚設計師專區」,在禮客內湖店集結18個臺灣設計師品牌,不僅廣獲好評,也得到最支持臺灣設計師的藝人黃子佼大力支持。

集結佼哥與其他消費者的意見,溫筱鴻表示,目前臺灣設計師品牌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實穿性,而且價格要盡可能親民,如此才能讓有心支持本土設計師品牌的消費者有能力購買,並且建立屬於品牌的分眾市場。

「每個設計師都要有屬於自己的DNA,這樣才能培養自己的族群,建立分眾化的市場。」溫筱鴻說,「當我們擁有分眾市場,就能順利帶動臺灣的時尚產業。」

如何讓台灣時尚生生不息?時尚CEO溫筱鴻點出關鍵!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院院長許鳳玉:強調市場性之際,更要小心守護年輕人的創意DNA

從時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院院長許鳳玉教授表示,除了商業考量以外,臺北時裝週作為提供新銳設計師的發表平台,也要思考該如何透過制度,維持、培養年輕設計師發展屬於自己的風格,而不是一味地讓缺乏經驗的學生,去配合合作廠商而犧牲了獨一無二的創意DNA。

「守護新秀的創意DNA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想培養的是具創意的設計師。」許鳳玉說,「去年我們曾經看到,剛畢業的設計師因為不熟悉機能布料,在創作時感到十分挫折,這也失去了臺北時裝週的本意。」

提出建議的同時,許鳳玉教授也肯定校際展演對逐步培育設計新秀所帶來的正面效益。

「我非常感謝文化部和臺北時裝週,讓學生能夠看見逐步努力方向,而不是辦完比賽後,就不再有任何後續發展了。」許鳳玉說。

夢想進軍國際?實踐許鳳玉教授:了解自己,才能走向世界!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何兆華:持續提供後援才能令新血成長、茁壯

輔大織品服裝學院院長何兆華教授則補充,臺北時裝週在促成紡織產業與本土設計師合作時,除了鼓勵設計師使用機能布料外,還可以將臺灣生產的紗線,也納入合作範圍內,讓設計師在布料的使用上更多樣化,如此反而更能維持年輕設計師的創意DNA。

「如果今天一位同學擅長透過紗線,織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服裝,我們就不該把他的特色和自信抹殺掉。」何兆華說。

此外,何兆華教授也表示,透過校際展演選拔出的潛力設計新秀,在參與過下半年的Young Talent新鮮秀之後,仍要必須透過漫長的專業培訓,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因此她希望時尚產業界與文化部,能持續提供協助,讓這些才剛萌芽的創意新秀,得以持續發展、茁壯。

數位時代反而對年輕設計師不利?輔大織品學院院長:出頭的模式已全盤改變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文創學院院長林恒正:透過校際展演,臺北以外的創意得以被看見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文創學院院長林恒正教授,除了呼應何兆華、許鳳玉教授的觀點外,也指出臺北時裝週的校際展演,對於高雄校區的學生而言,是格外難得的發表平台。

「時尚產業界的大家,很容易都只看到臺北,但身處高雄的我們,對時尚的熱情並不亞於其他人。」林恒正說,「而多虧了這兩年臺北時裝週的校際展演,我們高雄校區同學的創意多樣性,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文化部李連權次長:設計師要成為臺灣的時代精神

針對產業界與學術界希望文化部能持續為新秀提供協助的意見,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分享了一位設計師的切身經驗。

「有位設計師對我說:次長,我以前曾經得過國內的設計大獎,結果照了一張相片,就沒有後續了。」李連權說。

李連權次長表示,為了協助傑出新秀一步步在時尚界站穩腳跟,臺北時裝週目前的路線,是將一路伴隨獲選的潛力年輕設計師,提供國際規格的軟硬體,包括秀導、模特兒與媒體宣傳等,期望透過制度,協助學校師生就近參與時裝週,建立與業界專業團隊合作的模式,為年輕設計師累積實戰經驗。

除了制度面的措施外,李連權次長也期勉獲得推薦的5位年輕設計師,能夠做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深刻認識臺灣文化,讓所有成長過程中的養分,轉化為創作泉源,真正做到「越在地,越國際」;第二是要熟悉臺灣的傳統與當代工藝,透過創新做到「技術發展」;第三是要彼此互相協助、提醒、提攜、共同前進,做到「團結合作、分進合擊」,最終站在時代的浪頭上,帶領臺灣的時代美學向前行,甚至成為帶動文化產業的尖兵。

臺北時裝週已進入穩固期!文化部李連權次長:它是臺灣時尚的正能量

年輕設計師將會為台灣的時代精神!臺北時裝週如何透過「校際展演」助新秀邁出第一步?12.jpg
左起分別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時尚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謝宜彣、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文創學院院長林恒正、實踐大學臺北校區服裝設計學院院長許鳳玉、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副司長陳芝儀、蔡又軒、陳韋杉、于淇安、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饒文濤與張喬盈、林玥妤、國際時尚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溫筱鴻、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院長何兆華、實踐大學高雄校區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系主任楊宜昌。(圖/臺北時裝週)

採訪編輯:BeautiMode
資料來源:臺北時裝週

(本文為《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與臺北時裝週合作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廣告、專案等商務合作,請發信至:ad@beautimode.com

誰說年輕人只懂小確幸? 臺北時裝週學生展演反思時代洪流
挪威小眾品牌Holzweiler裡的唯一亞洲面孔,台灣設計師分享北歐職場潛規則
舉辦5季後,臺北時裝週的下一步?時尚觀察家孫正華:建立靈活機制,讓本土時尚遍地開花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為宏麗數位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時尚商業知識的線上媒體,我們從人文角度出發,報導國內外優秀的時尚與娛樂產業工作者及創意人士,推動台灣新銳品牌,探索影視美學…期望透過我們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業內人士或產業門外漢都能對相關領域發展和脈動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