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設計

躍現在皮膚上的藝術品 專訪女紋身師 Jennifa Cheung & 曉子,以別樣角度窺探紋身的另類美學

「紋身的都不是好人」、「你看看那個『紋身佬』兇神惡煞,不知道是不是黑社會來的」⋯⋯ 過往有很多人對於「紋身」,都存在著無法解釋的偏見。可幸的是,紋身的風氣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愈來愈開放,甚至有更多的女性投身於紋身師的行業,以她們的專業技巧與細膩心思,以墨水為客人於皮膚上刻畫出專屬他們的印記。適逢早前的 2021 香港紋身綉(Hong Kong Tattoo Show 2021), WIW 專訪了兩位本地女紋身師 Jennifa Cheung @ Jenn Tattoo 及曉子 @ 我曉刺青,透過她們的視角,以不一樣的角度欣賞紋身中的美學。
By Women In Work  |  2022/05/14

「不安的年代,我們需要全新升級的療癒空間。」首間專業畫廊進駐華山文創園區

2016年成立於台北市信義區的多納藝術,今年決定進駐華山文創園區,這也是近年來華山文創園區首次有專業畫廊進駐。 多納藝術華山館,位於紅磚區倉庫第一排,緊鄰停車場與偌大的公園綠地,周圍老樹成蔭,室內展演與戶外的古蹟環境,別具文化氛圍。多納藝術試圖將商業畫廊既定的營運範疇,擴增為公開共享的基地,為藝術市場投出無限可能的問路石,整合藝術、文創設計、策展、收藏、藝術顧問服務,在園區中同時交互作用。
By BeautiMode  |  2022/05/13

【NFT懶人包】NFT 項目網站要成功原來需要具備這 5 大元素?

NFT 在美國已經無庸置疑地發展到一個很很成熟的階段,就像其他美國玩意一樣,香港買的人有很多,但如果照辦煮碗地在香港發行項目,總有點四不像。而成功的公開 NFT 項目網站大多都包含了以下的元素:
By Women In Work  |  2022/04/30

微小事物的極致魅力!iPhone微距攝影10大全球最佳照片出爐

一直以來,微距攝影總是有它最誘人的魅力,透過對微小事物的觀察、描繪,許多可能從來都令人不經意的小細節,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奇幻風采。也許是一朵花苞、一滴露珠、一抹雪花,在饒富創意的構圖、色彩搭配和光影折射背後,能迸發扣人心弦的極致。 不過,想要拍攝微距攝影,其實你未必要使用微距相機,在iPhone 13 Pro系列配備iPhone中最先進的相機系統裡,使用者首次可以無論走到哪裡,都用隨身攜帶的裝置拍攝清晰、令人驚豔的微距照片,以往只有專業相機設備能實現的攝影技術,現在都能做到。
By 遠見雜誌  |  2022/04/24

當藝術創作化為舌尖上絕妙的存在!新銳主廚化身食藝創作家 與當代藝術家一起大玩食物

《8 Recipes – 藝術x料理跨界展》是「食」系列第一個展演活動,透過跨界藝術聯展、美食結合藝術的沉浸式饗宴及藝術環抱的法餐體驗活動,以三個階段呈現,將五感體驗層層堆疊,從中發掘出感性創作的精粹。
By BeautiMode  |  2022/04/16

耗時25年籌備!空無一物的展出卻讓眾人飆淚 紀錄片揭行為藝術教母的激進社會實驗

自「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2010年於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廣受好評的回顧展及《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系列作品後,2014年夏天,她決定再次透過展覽和表演並進的激進表態,測試自身與觀眾之間的情感極限,並以《512小時》(512 HOURS)作為展覽名稱——她將在英國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ies)內度過512小時,進行一場為期64天的演出。

By BeautiMode  |  2022/04/14

情人視角看鶯歌!繼承者引路 「產地開放日」帶你探索陶瓷的驚人寶藏

鶯歌是陶瓷製造業的工廠聚落,「工業區」的本質,讓製陶過程中迷人的打漿、脫模、修坯、施釉、貼花、量產等過程鮮為人知,但這些「進行中」的製造狀態,才是富有溫度與震撼人心的寶藏。
By BeautiMode  |  2022/04/13

勇於活出自我,你不孤單!《Amour Fou》致敬為愛癡狂的女性藝術家們

歷史上無數的經典女性,對自己堅持的信念與專業領域,全心奉獻,懷抱熱情,而她們在各自的生命歷程所展現出的愛,也啟發了往後的世世代代。 藝術品牌BurtLab日前舉辦的展覽《Amour Fou》(癡狂的愛),歷經了長達六個多月4,320小時的策劃及執行,以女性主義為出發點,集結了10位來自建築、藝術、時尚、音樂等不同領域的女性,向這些偉大的女性致敬,同時要把對不同面向的愛與自我實現的能量傳達給觀者,告訴正在勇於活出自我的人們,你們並不孤單。
By BeautiMode  |  2022/04/12

雲門開始嘻哈?林懷民接班人從孤絕中跳出希望之舞,失去有時是最大的擁有

從創辦人林懷民手中接下藝術總監一職的鄭宗龍,作品再一次打破了疆界和領域的限制,疫情成了創作的磨刀石。給人的那一種感動,仍然叫「雲門舞集」。
By 遠見雜誌  |  2022/04/10

講一個「湖泊守護者」的故事!Daniel Wong首發NFT 用圖像創造美麗新國度

對從小患有閱讀障礙,有「印花鬼才」之稱的設計師Daniel Wong而言,色彩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8歲起即接受藝術薰陶的他,透過顏色的組合,用圖像打造了一個美麗時尚國度。而在2022年4月,這位設計師將他獨有的時尚個性與狂野風格,以名為The Lochy Clan的NFT系列,拓展至數位藝術的領域。
By BeautiMode  |  2022/04/09

國際畫廊比例過6成!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回歸 三大展區滿足永不止息好奇心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延續對本地貢獻的使命,積極面向台灣藝術市場,同時也前瞻時局變化,開拓創新、實踐跨域,與60間精選的國際頂尖畫廊,共同思考在旅行限制下的展示方法,終於將來自200位藝術家、1000件世界最傑出的當代藝術作品,帶給台灣的觀眾。
By BeautiMode  |  2022/04/06

跨界知己:但丁與達利文圖交織的想像空間〈淨界篇〉

2022必看藝術大展「瘋癲・夢境・神曲-天才達利展」,這位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的作品,這次展出多達100幅的系列版畫 –《神曲》,這次,我們將針對《神曲》三部曲中〈淨界篇〉做完整的介紹。
By 城市美學新態度  |  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