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消費力退燒>產品線升級 七年級生潮牌GALOOP熄燈 「市場養不起國家隊品牌」

設計師出身的吳明龍從代理服飾開始,有過品牌夢。2003年他成立了GALOOP蝸牛品牌,定位要做台灣的無印良品,是不少台灣七、八年級生心中的「潮牌」。然而7月間,他卻宣布於8月底結束營業,讓粉絲大嘆:「我的青春掰掰了」「好想哭」。為什麼吳明龍做不下去呢?
By 遠見雜誌  |  2018/09/19

傳承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文人水墨 《汲境》陳建焜水墨個展

藝遇藝術中心與藝術家陳建焜藉由個展《汲境》,向大眾展示了一種質樸且執著的氣質。透過藝術家對於水墨傳承的使命感及追求,展示了不疾不徐的文人風骨。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9/15

亞洲首次拍賣藝術概念 《徐震超市》9月上香港蘇富比拍場

中國當代藝術家徐震的經典之作《徐震超市》,將是亞洲拍賣界首次以藝術概念作為拍品登上香港蘇富比拍場,開創亞洲拍場先河。《徐震超市》是中國當代藝術家徐震的經典之作,作品重現一間中國便利商店的配置,旨在諷刺消費主義和全球資本主義。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9/13

北師美術館展出謝春德《天火》 以劇場式攝影探索平行宇宙及靈魂歸屬

在北師美術館與藝術家謝春德合作的展覽《天火》中,很明確地感受到藝術家從早年顯現數位暗房能力的紀實性攝影,進入到了以舞台思維策展的編導式攝影。並在拍攝及運用影像的方式上,有了相當的演進。鏡頭由對於環境社會的關懷,漸漸聚焦至自觀式的精神探究。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9/13

愛奧尼亞海上古蹟大變身!德國藝術家為希臘海島400年廢墟披上彩虹織料!

來自德國的藝術家Thomas Granseuer與Tomislav Topic組成的雙人藝術創作團體Quintessenz,於希臘愛奧尼亞海上的Paxos現代藝術展(Paxos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簡稱P-CAP)的展覽之中,透過「色彩詮釋空間藝術的創作」的理念,將色彩的空間創作再次展現給世人們欣賞。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9/09

當代藝評的自主與不滿

我們一直面對藝評是否是一種唯心的工作?畢竟,凡跟觀察與意見有關的反應,都是意識上的測量工作,而藝評工作者面對意識上的測量,顯然比其他人應有更強烈的反應。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