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站上舞台:行為藝術是什麼?

行為藝術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即時性。就如紐約行為藝術雙年展(Performa)創辦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所言:「還有什麼比『我就站在你面前,快來看我』更吸引人注意?」身體作為媒介站上舞台,行為藝術已被視為探索自身與他人關係、性別和種族議題的有用途徑。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8/20

超越媒材上的限制 揉合現場性的光影幻化 白石畫廊展出「奇胡利」之作

玻璃的運用在人類的文明當中,已有千年以來的歷史進程,它首先約於西元前3500多年左右起源於敘利亞,接著約莫於西元前1500年之時,持續於兩河流域與埃及發展。到了西元5世紀左右,羅馬帝國出現了吹製玻璃。9世紀的伊斯蘭國家,在工藝上加入了彩繪等。
By 非池中藝術網  |  2018/08/18

走進影廳就像闖入科幻電影!德國柏林Delphi Lux戲院以霓虹燈光打造七個奇幻電影空間

誰說電影院只能烏漆麻黑、死氣沉沉?德國建築事務所Batek Architekten與Ester Bruzkus Architekten聯手打造一座現代奇幻、前衛感十足的電影院Delphi Lux Cinema,內部包括七個影廳、600個座位、一個寬敞的休息室、兩個吧檯與一處櫃台,而各自帶著霓虹光影的空間,讓人置身其中宛若走進科幻電影般,十足奇幻!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8/16

台南「街道美術館PLUS」即將開張!40組公共藝術於荷蘭MVRDV規劃展場大放異彩!

中正路的商家自日治時期便提供著台南民生必需,舊地名為「末廣町」,自台灣文學館、林百貨到土地銀行等磅礡的建築,這些重要建設從日治時代便已林立,可看出中正路的重要性。
By La Vie行動家  |  2018/08/15

有機而抽象的凝聚力──里奧.維拉里爾的光影裝置

縱觀近年的藝術發展,已成名的光影裝置藝術家不計其數,比如日本藝術家團體Team Lab、瑞典藝術家奧利佛.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等。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8/11

我們的位置永遠是土地的:「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名單發布

台雙展過去緊貼著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台北雙年展(簡稱北雙展)興辦時間,期待在接近的時機點,以北、中作為據點,溝通台灣與全球化當代藝術發展的軸線去進行論述,台雙展持續強調「台灣在地的美術發展」去作為與北雙展邀請國際策展人參與的對應,讓台灣與國際注意到台灣當代藝術不同的面向。
By 典藏藝術網  |  2018/08/04